|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妙机其微 积健为雄——初中海绘画审美意蕴及审美特征 时间:2008-12-10 23:48:02 点击次数:4868 |
妙机其微 积健为雄
——初中海绘画审美意蕴及审美特征
□傅京生
一
看初中海的画,我们立即能感受到他体验自然山水时所特有的对诗意境界的敏感。这种敏感,使得他能准确地表现出画面特有的冲淡意味,以及,使画面充分表现出犹有惠风吹拂的气象。由此,他的画面也即多出了诸多由“师古人”与“师造化”两相结合而得来的充沛的文化感与生动性。
欣赏中海先生的画,可以看出他有着极高的艺术天分。他的画虽然充满了由“师造化” 与“师古人”相结合而得来的具有“古意”属性的文化感与生动性,但他的画,却又在这个基础上充满了饱满的“个性化”特征。在他的画作中,儒学的“浩然游化”、玄学的“各适其性”、佛老的“空灵剔透”,一方面,通过“师造化”而具有了“天地之真”的特征,另一方面,则通过“以写我心”的方式,而能够以“笔墨”为载体,体现出中国人一贯追求的“自在快适”的人生境界。换言之,这就是说,中海先生虽是位极为重视写生的画家,但由于他能够在“师造化”的同时,通过读书而注重师法“古人”,并最终能够最终通过“我心”,即在“以写我心”式的“取象立意”中,反虚入浑,使画面气息一方面显得通透、洒脱、豁达,另一方面,则令其境界具有了特殊的由此而格外活泼、凉爽而清雄的美感。所以,中海先生的画,虽用笔松秀,但视觉效果却圆润浑厚,且其画面内在的骨法意识,亦极为谨严。这种似松活而实谨严的手法和效果,能够达于“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手法和效果,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纵观中海先生成熟期的作品,无不蕴涵了元人倪瓒、赵孟頫等人绘画所具有的那种冲淡、雍容和高雅的气息。如《观水听涛图》、《太行山贺家坪写生》等作品,造型生动传神,笔墨纷披,气韵生动,情味极为简淡,格调极为高迈。这是他绘画的主要风格特征。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由于中海先生早年曾续踵于五代董源、巨然,以及,胎息于元人倪瓒、赵孟頫文脉,所以,嗣后他的成熟期的作品,虽山石多横拖披麻,纵泼水墨,皴法也多有参差变化,但画面造型结构,清逸中却又十分结实有骨力。此外,还由于中海先生的画面墨色浓淡错综变化而不失滋润浑厚,所以,他的画面中的云霞瀑溪,也即自是每多生意。中海先生的绘画感人至深的原因,无疑当由此而得来。
总之,总体上看中海先生的作品,其笔法确实既皆显得极为松秀,看上去轻松自然而光明磊落,故能给人以清心沁脾的清爽感,但他的作品的文化内蕴却是极为深厚的,具有“融汇百家成一体”的特色。譬如,从中海先生的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作品的骨子里虽胎息于董巨、赵孟頫,但其形表却极为自然参揉了米氏云烟的手段,所以,可以说,倘若没有特殊的艺术天分,是很难将画面画得如此具有一团和气气象的。
二
中海先生是位极为热爱、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画家。在我们看来,正是由于他能够把自己的后天的修养与他的先天的禀赋合和而一,并高品位地灌注到了他的创作实践,所以,因此而使他的作品不仅能够有情有味、神采飞扬,而且,还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了特殊的诗意的美,使他的画面,犹如一首深沉而亲切的小诗,令人爱不释手,百看不厌。
如前所述,冲淡、雍容和高雅,是中海先生绘画的主要特征。但他的画,在冲淡、雍容和高雅中,却又有奇妙地具有极为鲜活的生命气息与极为深邃的文化气息,如《清气满乾坤图》,笔墨简练,但功力深厚,且用笔雅而不俗,不仅墨色的深浅浓淡、物象的清晰与模糊皆处理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而且,章法布局也颇见匠心,故观此画,瞬间即能令人倍感神清气爽,确实是一幅笔墨意境具佳的好作品。于是,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他的作品,无不奇妙地具有“采采流水,蓬蓬远春”,以及,无不具有“窈窕深谷,时见美人”一般的雍华之美。可见他的画,是他洞达的胸襟、宁静的心态以及独诣创新思维的变现。
中海先生的《太行山贺家坪写生》、《太行山望淡写生》、《清气》等作品,巧妙地运用了实中求虚、疏密对比之法,使得画面不仅朗润华滋,而且豁爽透气,无迫塞之感。在布局上,他的这些作品,章法缜密,崇冈叠起,丛树掩映,一派淡怡之景,颇为雅致。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纵观中海先生的绘画,形式语言之上,他的作品,还有着一个特具视觉张力的精神意象——那“精神意象”,犹如一位古代高士,沐浴自然的惠风,倜傥而风流。梁•锺嵘《诗品》说:“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所以,一方面,中海绘画中的冲淡,应当来源于他能够以“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的心态作画。不过,另一方面,值得特为注意的是,中海先生的绘画,却又不是决然厌世出尘的,他的画作中,有着他对自然、对生活的深沉的热爱。确实,从中海先生的作品看,他确实是一个能对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精神有着深刻体认并能付诸实践的画家。在中海先生的作品中,笔墨湿润,往往有瀑布飞悬,林荫繁荟,无不引人入胜,且其山峦、树木的勾勒、皴擦、点染,披麻、解索、米点、勾勒并用,故能满纸淋漓烟润、清新爽快、沁人心脾。
对中海先生艺术上的成就,老湄先生曾有《吸纳百川,冶铸自我》一文,介绍颇详。对初中海的为人为艺,老湄先生曾说他是位“敏于行而讷于言”的画家。这个评论确实是真知灼见。从中海先生的作品看,他那一派恣肆纷披而挥洒自如的笔墨造型,以及,他那飞扬流动而不失随手变化的图像形态,不仅传达出了中国画所特有的骨气、精神、格调和情感,而且,其画面还构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文化生命。所以,中海先生的作品,不仅能够自为地存在于她们诞生之后的文化时空,而且,还必将自为地行走在今后人们的心灵和思想的空间。正如老湄先生所言,中海先生的作品,不仅有“金石铿锵、古意斑驳”的美,而且其意趣十分贴合中国文化元典精神所崇尚的“仁民爱物”、“厚德载物”的思想和精神追求。
总之,欣赏中海先生的画作,能使我们的心性快意朗然而无尘嫠定,能使我们的行为方式与知识领域判然明睿而清朗有序,能使我们的本心,常住常明,在一个物欲横流而熙攘喧嚣的时代,我们需要他这样的画作。
三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家,从艺先做人,洁身自好是第一位的。从中海先生的作品看,放达、通透、从容、恣肆、洒脱、磊落,应当就是他处世立身的理想状态。对于他来说,这样的立身状态,应当是“吾道一以贯之”的。因为,他的绘画中的格调和气象,无疑只能来源于他的人生态度与这种态度制约下已然融于血液与心灵的他的所有的一言一行——对中海先生的绘画实践与他的艺术美学思想,我们应当作如是观。
从总体上看中海先生的作品,他的作品绝无遮掩态,亦绝无世故相,当然,更是绝无脂粉气、世俗气与圆滑气。其作品具有卓尔不群、胸襟坦荡的特质,所以,可以说,中海先生首先是位光明磊落的人,其次,才是位好画家。孔子曾说:“小人常戚戚,君子坦荡荡”,在当代,许多人的自然生命下坠于醇酒妇人,而更有甚者,悖师卖友,损人欣己,认权媚贵,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中海先生作品中的淡泊磊落人格,以及表现出他对自然天籁之趣的追求与向往,也即显得极为可贵。
魏文帝曹丕《典论》有“体气高妙”之说,《文心雕龙•风骨》也认为,雉鸡有着艳丽的羽毛,但所飞不过百步,那是由于肌肉乏力,老鹰没有什么彩色,却能一飞冲天,那是由于骨骼强壮而气概雄健。事实上,绘画同于此理。比照刘勰的说法,只有既具备丰富的形式语言,又富于感化作用和骨力的作品,才算是绘画中的凤凰。中海先生的作品,可以说是具有发展成绘画中的凤凰的潜质的。从画面技法看,中海先生的许多作品,都显现了书写性极强的审美特征,例如他的《江流入怀图》,一方面显现了“天地入眼浩”一般的精神气骨,另一方面,则通过他的画中山水,充分显现了万物皆流,天时、地利、人和而“体气高妙”、“吉气自来”的审美意蕴。
事实上,由于中海先生本身是一位才气横溢的书法家,所以,在他的作品中,线条的跌宕起伏的美感极为强烈,但是,他的画面整体上看,却又不仅仅是局限于线条的唯美性表现的,这就是说,虽然中海先生作品中的造型形态一般都是用线条画出来的,但是他的整个画面的气象,却奇妙地显现出了由团块结构构成的具有特定精神所指的意象特征。这是中海先生绘画审美意识中极为独特的地方。所以,可以说,在中海先生的作品中,不仅仅是点画线条的高妙,而且,整个画面由团块构成的精神境界也是极为高妙的,于是,这就最终使得他的绘画,因此而能够塑造诸多高洁的山水形象,具有了特别清新、浑厚的特征。
综上所述,可以说,中海先生已然把自己绘画的创作,看作了一个立基于“天人合一”境界,而遵从“大化流行”原则,进行创作的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又由于在这个过程中,画面能够做到“由气而成,复归于无形”,所以,欣赏中海先生的作品,共同感受则是,我们的心灵好像被一阵清风吹进了清凉世界,显现在我们眼前的景观,也即是前所未见的清奇景观——到处是跌宕起伏的旋律,到处是犹如天籁之音一般的视觉的声响。面对中海先生的画,你会顿时觉得自己的心灵就像已经被“超度”了一样,感到十分的轻松愉悦,你会觉得自己一身清气、五内舒畅、胸襟开阔。
总之,中海先生的作品,具有“致广大尽精微,极高明道中庸”的特征,他的作品,能够在平易中见博厚,在朴素中见高明,在细微中见悠久。所以,我们认为,中海先生的精到的作品中,无疑已经真实地体现出了中国人自古已然的崇尚自然的生命哲学,超然淡泊的人生境界,以及,自由飘逸的人生理想。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相信,中海先生的山水画,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创生精神的变现。
2007年7月20日于北京鼓楼东大街东公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