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梅香自成蹊 时间:2009-3-19 17:08:36 点击次数:3864 |
辽宁日报记者 王臻青
走进军旅画家张建新的画室,如入梅园。深紫、淡绿、鹅黄、朱红的梅花绽放在宣纸上,盛开在画布上,或疏枝幽葩,或千花万蕊。清而不枯,密而不乱。徜徉其中,常常使人流连忘返。 记者于周末前往大连的张建新画室采访时,他正在专心致志地作画,只见他凝神运笔,先是描绘出几根虬枝,然后点染出数朵红梅---墨香袭人,细腻雅致,神形兼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张建新平均每天坚持作画5小时,而到了周末,他常常一整天流连于画室中进行创作。数十年如一日,张建新潜心创作。爱梅之人,乐在其中。 出生在江南杭州的张建新自幼爱梅,在他看来,梅花是有灵性的生命载体,有品格,有情怀,有风骨。张建新曾在一幅梅花图上题诗一首:“春风未过此花开,不见枝影暗香来。铁骨芳心本高洁,识读梅花入诗海。”梅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据张建新介绍,以梅花作为绘画题材,始于南北朝。宋代时出现了梅谱,这标志着中国画家画梅从理论到技法均达到了一定的完善程度。自古以来梅花备受赞赏。梅花蕴含着民族文化,象征着民族精神,画梅、赏梅具有民族审美情趣。因此张建新选定了“梅花”作为绘画创作主攻方向。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张建新以画家石涛的名言:“搜尽梅花打草稿”自勉。张建新顶风冒雪二十年,几乎踏遍了全国著名梅园写生创作,他从探梅知梅到爱梅画梅,由画梅写梅到品梅论梅,孜孜以求,令人钦佩。 不单单是绘画技法的熟练,而是画家对绘画本质的认识程度与艺术语言的驾驭能力,决定着作品的风格面貌。张建新重视绘画理论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并逐步形成了符合自己创作的理论体系,他把哲学中的辩证统一规律作为指导绘画的基本方法论。在张建新的作品中,我们会发现,笔墨的浓与淡、虚与实、焦与湿;构成的黑与白、曲与直、开与合均形成了辩证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表现梅花的特性上,张建新的作品突出了花瓣的“柔”与枝干的“刚”,两者之间强烈的对比关系;在色彩上则强调以黑白、淡彩为基调,并配以明暗调子,强化视觉冲击力。许多画坛名家认为,张建新画的梅花,无论取势,写姿,还是笔墨语言上都具有鲜明的风格。“师古法先人,成自我风韵。”这是张建新的绘画心得。 艺无止境。如今,张建新又开始尝试以油画技法创作梅花。记者在张建新画室中欣赏到了多幅令人耳目一新的油画梅花图。虽然这些作品运用的是油画技法,使用的是油画颜料,却具有中国画的意境与神采,令人叹为观止,张建新称之为中西合璧的艺术手法。记者获悉,今年十月,张建新将在大连举办以“梅花”为主题的国画、油画联展。多年来,张建新在画梅之路上悉心钻研,执着探索,成果颇丰。爱梅画梅者多具梅花般的品格,正所谓“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枝独先天下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