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军旅炫绽冰雪情--军旅冰雪画家吕鸿图----------------美评家 徐邦林 作者:徐邦林 时间:2006-7-19 11:25:55 点击次数:6438 |
故乡情
在一次聚会上,经人介绍,结识了军旅冰雪画家吕鸿图。帅气,多少有点冷峻的眼神,能让人感觉到他这个来自北方的青年军官对冰雪的痴情和迷恋。我们的交往是在热情的寒喧中开始的。谈话中,他那坦诚甚至有些稚真感的笑容,使我想到冰雪,其实就是可以被真诚和热情溶化的东西。 一 吕鸿图自幼酷爱绘画,二十年前即师从于著名冰雪画家于志学先生。多年来,他的绘画作品先后在新加坡、美国、日本、香港、加拿大等到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收藏。国内外媒体对其艺术成就亦多有评论报道,赏析著述。前不久,他创作了冰雪百米长卷《雪浴长白图》,受到画界的赞赏和绘画爱好者的喜爱,引起轰动及社会的关注。他‘背面矾水积墨’、‘正面清水淡墨’、‘皱纸雪皴’的冰雪技法把冰雪画的表现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用他老师于志学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使冰雪画技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崭新的视觉形式。’ 吕鸿图出生于松花江畔,成长在绿色军营。是一个淳朴勤勉,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青年军旅画家。他为人谦诚率真,不事张扬的内向性格,为他心无旁骛,自甘寂默,焚膏继晷,刻苦求索,以一颗平常心去从事中国画创作,做了良好的心理素质铺垫。 在军队新军事变革中,他除要完成繁重的战备训练任务外,还要从事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政治思想工作研究。在不影响军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每天,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灯下、斗室间、宣纸上、墨彩里都留下他对冰雪艺术的热爱和赤诚。 热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理解方式和追求的过程。吕鸿图艺术成就的取得,是与他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求索颖悟分不开的。他把炽热的冰雪热情熔于画作之中,开先河而启新悟,终于取得了今天的成功。 二 吕鸿图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国,黑龙江。还是儿时,冰雪就已经成了他梦的一部分。他的冰雪画,师从造化,取法自然,以形写神,以情写景、以意写韵、以热写冷,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耳目一新冰雪世界。人们都知道,特定时空中的艺术家及其作品,无不直接或间接的体现 着时代的精神印痕和艺术家的心灵轨迹。而吕鸿图的特定时空就是:‘童年的冰雪滋育,军营的绿色陶冶,老师的风范仰止,时代的规定取舍’。 吕鸿图在冰雪画的探索研究中,即是师从者,又是从师者。在用笔、炼墨、亲水、施彩上都可以看到他继承传统,取法域外,刻意进取,探索出新的良苦用心及可为人师的造诣。他的冰雪山水画,常常采取西画真实感较强的焦点透视法,以凛冽的冰河,定静的雪屋,叠加的山林,冷幻的寒岭,淡雅的色彩,厚重的层次,来表现作品深邃的意境,给焦灼烦燥的当今尘世一点冷静的艺术思考。 吕鸿图的冰雪山水画:晶莹明丽,宁静厚重;笔墨冷艳,气韵生动;玉树琼枝,冰河雪冷;清秀萧美,梦幻多情。中国画对大地山川,林木河流、乃至宇宙本体的把握,是通过画家的艺术感悟实现的。画家笔下的景物并不一定是视觉的真实,而是画家在完成人格修养、艺术准备后,以静虚之心灵,体验升华的结果。也就是人们经常谈论的,具象与抽象的辩证转化过程。吕鸿图就是这样,他以冷静的心灵,为人们演绎了一曲神奇动人的冰雪世界的颂歌。 三 冰枝交织欲滴的玉树, 线条畅美多情的雪山 乍暖还寒潺湲的冷溪, 小鹿相惜相依的屋前。 布势严谨,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且韵味无穷的冰雪画,确实给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吕鸿图的冰雪画极富抒情性,在传统的、东方艺术的构成中,完全可以领略到中国文化的典雅与精致。银雕玉砌般的冰雪世界,苍茫的远山,冥灵的天空,给人以:睡一般的宁静,梦一般的迷蒙,诗一般的意蕴,歌一般的激情。在这幅画中,吕鸿图以娴熟的笔法为人们抒发、吟唱了一支和谐清丽、慢板悠扬、萧朗淡媚的冰雪畅想曲。 有人讲:展一卷书,收获的是生活;掬一捧水,浇灌的是绿色;考一座校,陶冶的是情操;攀一处山,感受的是巍峨。我却说:读一幅画,惊叹的是冰雪……而这幅画,当然是吕鸿图的创作。 这是吕鸿图的《故乡情》。一幅野逸,很容易让人想家,充满 情思的冰雪画作: 家屋依拥,瑞雪缠绵; 劳马将息,栅栏疏散; 雪松如簇,高耸比肩; 苍朴素穆,寂寂寒山。 吕鸿图的作品墨彩厚重,画面饱满,细处勾勒,大处渲染。矾水、清水;积墨;画韵、意韵;豪气、逸气……正是这匠心独运的艺术陈述,才使我们能从容认读、尽情欣赏画面上的高妙细节:在这银白的世界里,做为灯笼的一点残红,对色彩不但起到了“破”和补充的作用,也给这冷历的冬天带来一抹难得的光和热。涂写栅栏与树于的浓墨,成为画幅中很少见的几点玄色支撑,这很容易让人想到,支持一座巨厦的水泥柱体。“以器明道,复归于朴”我们应该承认,吕鸿图这种用水墨表达出来的意象,完全是一种奢中求简、弃繁华而近朴素,老庄思想的艺术构筑与创作思维。庄子讲:“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以我为一”这种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历来被后人推崇,成为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并摄领诸事万物。中国画自始至终坚守“天人和一”的宇宙观,把人与自然,画与意境视为一个整体,抒发着超越时空的情怀,传播着亲合自然的理念。中国画的笔墨技巧、水渍方法、意象造型,是画家表达自然美的千古常新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在《故乡情》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与艺术境界,是中华文明的展示和延续。这种博大精深的艺术思想的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应该,而且必须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吕鸿图就是这样的践行者。 四 赏析、阅读吕鸿图冰雪系列作品,也促使笔者思考了许多问题,吕鸿图的水墨技法及冰雪皴法本身就有着中国传统绘画的遗传基因。尤其是在视觉空间、构图布势、虚实转换、水墨执着上,可以看出他对中国画的表现元素是完全尊重的;他对中国画的传统规范也是完全遵循的。今天的中国画即使再“传统”,也不可能与古人的东西一般摸样;今天的中国画即使再“创新”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传统的圭臬,而是别的什么东西。况且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历来都是从有法到无法的。如果到了不计较什么是“法”的阶段,反而是一种境界了。这也是古人讲:“朝闻道,夕可死矣”的道理所在了。因为对道和法的把握,从来就是一个尖端的学术课题,十分不容易,在加上“得法还须弃法”、“只有舍掉舟楫者才能登岸”,这些艺术诉求的约束,常常使一些人在“法”字面前不知所从,不知使然。吕鸿图把传统的笔墨技法与时代的审美价值结合起来,用他自己的艺术创作程序和“法”来复制他对自然界、乃至冰雪的记忆,也该算是一个“知所从”的人吧!要知道,艺海茫茫,生众芸芸。得法者是少数,舍舟上岸者从来就没有几人。 吕鸿图师从于著名冰雪画家于志学先生。古往今来,大师身边的学生都是不好当的。齐白石曾对他的学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老先生是在告诉他学生,乃至后人一个学习方法。吕鸿图在于志学身边就是这样,他追随、追求的是老师的艺术方向、艺术修养、艺术领悟、艺术心胸。由于他自觉不自觉的遵循了“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功力打出来”的师从之道,他学大师而没有迷失个人,他摹技法而没有死搬硬套,终于有了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于志学老先生赏识和称赞他的原因之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美术上的成就,美的意识留存,可以成为这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我们的国家要强大,我们的事业要发达,我们需要一批美术人,一批像吕鸿图这样不断拼搏进取的青年美术人…… 成功没有公式,却有公理,而这个公理,就是用真情去博取永恒。
徐邦林于沈阳
二00六年四月二十六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