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通古今,融中西 时间:2007-9-3 14:29:13 点击次数:7257 |
通古今 融中西
评黄永镇教授的书画艺术——方言
通读历代众多书画名家之艺绩,他们均在诸画种、画科及书法、篆刻等方面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才修炼成正果的。
黄永镇教授专攻中国人物画,兼擅乡情山水、花鸟和篆刻,且书法造诣也颇高。我读过很多有造诣的书法家之作,也见过不少有影响的画家的书法,书法家的作品我们暂且不论,但作为一个画家,其书法不能不论,“书画同源”,一个画家书法的功底直接影响画家作画时的用笔,其“以书入画”的道理就不必多论了。尚且能画的画家很多,但能画能书的画家就不那么多了,能书并不是单指能写。书法即法书,法即章法;有传统,有个性面貌之书法。分两个问题来看法书:一是书法家的书法。二是画家的书法。书法家的书法是独立存在的,而画家的书法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作品中书法的风格要与绘画风格保持一致性。风格的统一,使诗、书、画、印之间得到很好的互补,达到完美的切合。我见过有个画家一幅作品,因为他的书法见不得“公婆”,就请了一位专业书法家为他的画题款,本来画也还看得,书法也不错,可凑合在一起,总觉得不是个味,真是“弄巧成抽”了。画家之书法也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但与书法家书法有截然不同的意趣。对画家而言,对其书法的要求,应该比对书法家的书法在某种意义上要求更高,更苛刻。我熟知黄教授,他作为一个优秀的人物画家,也堪称一个出色的书法家,其书法的出神入化使人叹为观止。我欣赏过先生诸多作品中的书法,不仅书画风格出奇的“合拍”,而且他能根据作品不同内容和风格,因时随情而书,与画作达到了一种默契的吻合,天衣无缝,作品品位大气高雅。最近我又欣赏了永镇的一批书作。其溶行、草、隶、篆之精华为我所用,走自己的书法之路,欣赏他的字,尤如欣赏他的画。黄教授说:“画是写出来的字,字是画出来”的。“画字”精道。在闲聊中先生给我讲到过他写书法是用画画的意识在写感觉,搞艺术,感觉比什么都重要。无感觉就休谈艺术了。难怪我见到他书作的个人风貌,被一种气势和书作音乐般的节奏所打动。字比画难学,此处可见先生其天智聪慧,确非一般人可比。
谈到黄教授的人物画,特别是.巴渝文化的人物画,不能不谈到他早年生活在地道的农村有关,他有实实在在的农村乡情生活的基础,体验过农民的本质,了解过他们的生活,熟知他们的文化,画农民的本质,农民的朴实,是他作巴渝题材成功的要素,在黄教授的心灵,这种平民意趣和文化意识的奇特结合,使他的画在两个阶层都尽得好评,也就不为怪了。
在黄教授的画作中,拙气中蕴含着大气和秀气。大气是才气,秀气是雅气,即文人气,文人气包含着文学修养与高雅之气。先生画作的笔墨在表现上已经开始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可以清楚看到他造型与笔墨的娴熟,熟中带生,正验了板桥一句诗:“日间挥写夜间思,画到生时月熟时”。作画的笔墨从熟到生是画家艺术晶位上升的关键,是体现画家艺术造诣,学识,修养与勺质的试金石。如果笔墨从熟到精熟(油、滑),艺术就会走入死胡同。这便是画家艺术的自杀。
欣赏黄教授的人物、山水、花鸟乃至书法均透露出深情的一种“趣”。作品中一只小鸟,小晒或者一条小狗,还是一条牛,都充满着一种幽默感、一种童趣,一种音乐般的节奏。读他的画就靠看一本隽永的抒情散文集。清雅明丽,单纯拙朴,透出一种宁静的美、回归大自然的美。黄教授的画属新文入画范畴的作品。中国文入画在处理画面上做的都是“减法”,要达到一种高度概括的简练,甚至不可多一笔,也不可少一点的境界。一幅作品不应该仅仅是为了画什么,也不一定什么帮画完。更重要的是画家应该明白怎么画,让欣赏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在得到美的陶冶与享受的同时,来最后完善画家作品的内涵。作品本身不仅要具有一种艺术的力量,而且还必须具有理性的深度。画家黄永镇的作品正是这样用最简练的物象与笔墨力求体现含括极其丰富的内核,不仅给人以简洁明快,赏心悦目,更给欣赏者留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去“悟”画中深层的内涵,这便是画家对待自己艺术的高明之处。他的作品简练而不简单,单纯而不单调。我也欣赏过先生有的画面,同样有“繁复”的满构图,不仅繁而有序,复而不乱,而且情景交融、十分丰富。这与先生简洁的作品有异曲同功之妙。
黄永镇教授的作品从题材到表现风格上都有别于其它画家而自成一格的东西。先生懂得“金字塔”之所以高大是因基坚宽大的道理,画种与画种之间,画科与画科之间,绘画与书法之间都有一种互补与融汇,涉猎各种画种、画科增强其多方面的修养,为自己的艺术升华铺垫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基点的框架上,才谈得上中国画的融西与改革。中西绘画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生硬的嫁接。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画改革中最有影响的行动是将西方写实画法融入,在中国的艺术教育的发展中,以写实为主的基础训练始终没有停止过。近五十年来,几乎所有的画家没有不通过这种训练而进入画家境界的,由于西方素描、色彩引入中国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包括中国画系的学生,没有不通过这种训练而向前发展的。只要认真去研究本世纪以来的中国画的发展,就不难看到、西方绘画的影子已经悄悄地融入近几十年来的中国画作品中,中国画的传统被新的理念在继承中发展着,今天的创新与发展,将成为以后新的传统。任何事物都在自生自灭,这种1日传统的“灭”是派生;是发展,而不是灭亡。它将使中国画更具旺盛的生命力,使东西方绘画语言的共识更加明朗,更加清晰,使中国画在世界文化领域内更“通俗” 易懂,从这个意义上讲,东西方艺术之融汇不仅是势在必行,而且是水到渠成了。黄教授的艺术正是沿着这条大道向前发展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