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冰雪余李 探索创新 时间:2008-8-26 10:56:05 点击次数:3783 |
前些年,北方的于志学以其冰雪山水饮誉海内外。近年,生活在四川的西部中国书画院院长李兵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不少人认为:“北于南李”的出现与相映成辉,是造化的成就,亦是时代使然。李兵的西域雪山画是中国水墨画坛的一枝新秀。李兵是中国西部水墨雪山画的拓荒者。还有人评价说:李兵在中国山水画领域开创了西域雪山画的新境界。……我认为,这些评价都是有道理的。
首先,李兵的水墨雪山画是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
李兵曾在康藏高原生活和工作了十年,那里的山川雪岭和江河草原给了他原始的绘画冲动,加上他本来幼时就对绘画有喜好,于是毫不犹豫地迈上了学习中国画的道路。他在完成了大学和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上,用了十余年时间拜多位名家为师,潜心学习和钻研中国山水及雪山绘画,除我之外,黄纯尧、李文信、岑学恭、姚思敏、唐允明、尼马泽仁、张国平、林木等先生都对李兵创作道路的选择和绘画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无疑是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传统意识浓、路子走得正、表现形式新的师承因素。
在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长廊中,曾有不少弥足珍贵的“水墨雪景”,但却找不到展示西域雪山容颜风姿的作品。王维的《雪溪图》画陋舍寒江,覆盖薄雪,一片萧瑟,令观者陡生无限思绪,反映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向往隐居山林、笑傲江湖的心境。他在《袁安卧雪图》中则将皑皑白雪与翠绿芭蕉并置,后人就常以“雪里芭蕉”说明超乎规矩、具有丰富想像力和创造力的艺术思维。五代南唐著名画家赵干的《江行初雪图》也描绘的是江南初冬的萧瑟景象——江边的树叶和芦苇在寒风中摆动,江面在风中泛起层层寒波,骑驴的旅人在寒风中行进,不辞劳苦的渔民仍在江中撒网捕鱼。北宋以后,范宽、李成、关仝被称为北宋三大“百代标程大师”。据宋《宣和画谱》记载,宋朝内府收藏范宽的作品有58件,其中雪景山水竟占三分之一,但惜乎流传至今的仅有《雪景寒林图》和《雪山萧寺图》两幅,未曾有涉及西域雪山的画作。北宋王诜的《渔村小雪图》因为只画了雪山疏柳,溪岸渔舟,故谓“小雪图”。而南宋山水画大家夏圭的《雪堂客话图》则画的是设色江南雪景。元代黄公望的《九峰雪霁图》、马琬的《雪岗渡关图》,明代吴伟的《灞桥风雪图》、沈士充《梁园积雪图》,清代王珲的《仿王右丞雪景山居图》、弘仁的《西岩松雪图》等等均为传世风雪力作,但均未涉猎气势磅礴、耸峙云天的西域雪山胜景。尽管如此,这些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笔墨精髓和意境表现方式却成了李兵探索和创新西域雪山绘画语言的动力先驱。
李兵在借鉴古人皴法和留白技巧的基础上,把长短斧劈和大小斧劈相结合形成了块斧劈,把积墨和积水相融合创造出了积白法和挤白法,以多层次的笔触、多色彩的交融去营造西域雪山单纯而富变的景致。他的独到的的水墨构成和明快光感,极大地提高了西部雪山在造型、色彩和机理上的表现力,比之现有传统山水画中其他技法更能艺术而客观地表现出西域雪山的特质,更具有自然的近距离触摸感和视觉冲击力。由此可见,李兵是在精心把握和灵活处理传统笔墨关系的基础上,把自己对西域雪山的深刻理解用匠心独具的笔墨技法一一演化成了生动的画面。因此,他的画才如此既暗合于传统又能以崭新的表现形式让人感受到西域雪境透出的玉骨冰心;同时,他在画中表现出了一种银岭寒雪藏匿着的殷殷暖流,让人们能领略到冰崖峭石孕育着的生机,使人享受到一种远离世俗、清纯无疵、昂扬向上的自然之大美。
李兵用了近二十年时间辛勤耕耘获得的西域雪山绘画的笔墨技法,既是对中国传统水墨技法的发扬光大,也是弘扬东方艺术“天人合一”的艺术思想。更为重要的是,李兵画雪的独特技法丰富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直接画雪的空间。因此,李兵雪山绘画文化的内涵和创新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其二,李兵的水墨雪山画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的审美需求。
崇尚自然、追求自然神韵之美是中华民族审美观中最重要的特征。在中国美学史上,“自然美”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是基于中华民族对自然山水的认识、体验升华的一种理想的美学形态。无论是遥远年代的华夏先民还是当今无数少数民族同胞,尽管常常用宗教的观念看待雪山,把雪山奉为神山,大自然的崇高壮阔及神秘之美不仅在视觉上,而且在观念上时时刻刻触动着人们的心灵,诱导着人们的美感冲动。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加之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和社会文明进步等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人们对自然山水审美意识的自觉达到了空前的阶段,普遍认识到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和静止地存在的,各种物象相生而美、相谐成趣,如草原之美的魅力在于风吹草低牛羊现、绿茵如织繁花点,雪山之美的魅力在于洁白的雪与多彩的山石、阳光、云雾、树木等自然之物交相映衬与契合而显现出的润秀于博的神韵与崇高神圣之美。
显而易见,追求自然之美的审美趣味,也就必然成为中国画审美的基本需求。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出自左思《招隐》),这种强调自然山水之意境美的审美观,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里结出的硕果和古典艺术创作实践的理论结晶,也是中国古代美学和艺术对世界的一大贡献。李兵水墨雪山画的一个显著特征恰恰就是崇尚自然山水之美,在艺术表现自然景象中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展示山风雪韵,把西域雪山的冷逸之美转化成了富于情致的艺术之美,让人透过笔墨表现的自然物象看到了生动的意境,透过有限之景引发无限之思,给人以丰富的艺术想象空间,使人在观画中真切体悟和感受到其包孕的深刻意蕴。
李兵有一幅作品名叫《何言冷峻难出彩》,画面的上方是夕阳映照的雪峰,下半部是傲视苍穹的寒岭,生动亮丽的雪峰与沉稳冷峻的寒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画面峰岭错落有致,明暗布局和谐协调,丝毫未因红、黄、黑、白的强烈反差而生硬跳跃或花哨媚俗,恰到好处地刻画出了西域雪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以其与太阳和空气的能量交换呼云唤雨、滋润万里平川的高尚情操和伟岸胸怀。这样的作品,既注重了对自然景象的提炼,又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使人们在对作品的观看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美的洗礼和奉献精神的教益。可见,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作品是超凡脱俗、极有灵性、极具美学价值的。
其三,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以诗题款丰富了西域雪山的灵韵。
李兵知雪山、爱雪山、对雪山情有独钟,不仅沉醉于用自己的笔墨语言画雪山,而且充分发挥自己在文学上的特长以诗歌咏雪山,并将其诗用于题写画款,使其画作锦上添花,大大提升了其水墨雪山画作品的表现力和品味,让人玩味颇多。
在我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文是一个生命力极强而又影响极大的文学流派,古代咏雪的诗作佳句更是俯拾皆是,如韩愈的“随车翻缟带,逐马散银杯”( 《咏雪赠张籍》);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张元的“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雪》);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望余雪》)”;高骈的“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元稹的“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 《南秦雪》);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白居易的“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等等,这些千古名句都从不同的角度把当时诗人所能看到的雪景刻画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无论实景描述还是以景寄情,都堪称绝唱。但由于古代的交通条件和生活条件所限,几乎没有一个画家诗人能真正到人迹罕至的西域雪山去写生作画。今天,作为既是画家、又是诗人、而且是在康藏高原当了十年基层干部的李兵,由于天时、地利、情感、修养、学识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他才写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诗句,画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画,专业化地开辟了中国水墨画表现西域雪山的新领域。
李兵题画诗中的雪山与他画笔下的雪山一样,几乎看不到朔风怒号、大雪纷飞的苦寒景象,倒是让那寒峻、清凉的雪岭给人一种坦荡皎洁、正义凛然的雄伟之感。在他的咏雪诗中,有的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满神山》诗云:“一夜清风换朝阳,万山残雪映霞光。神巅溢彩生图画,绿树吟涛蕴沧桑。”;《晴眺贡嘎》诗云:“远望晴空祥云涌,神山劲舞喜意浓。风马送福千峰汇,瑞景歌春万物葱。”;《珠穆朗玛之光》诗云:“万古峰极耸云中,冰欺雪侮难改容。霞光破雾添光泽,浩气盈身傲苍穹。”;《寒山心语》诗云:“寒雪凌空伴星罗,熟谙人间四时歌。一缕阳光升梦际,冰肌化雨润田禾。”。当然,从诗歌韵律的角度去推敲,李兵的题画诗还有待提升,但联系到雪山画境,则足可让人怀情生景、遐想联翩。
李兵对西域雪山的认识和表现,不仅是物质的,亦是精神的;是笔墨的,亦是富有内涵的。他把西域雪山内在的独特韵味和品性以独到的绘画语言和脍炙人口的诗句描绘给世界,为社会增添了热爱自然、热爱环境、共建和谐的重要因子。
其四,李兵的水墨雪山画为中国冰雪山水画增添了骨干力量。
以于志学为领军人物的北方冰雪山水颇具影响,相较起来,李兵尚是晚辈。但李兵的画无论是技法还是表现方式都与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画有着很大的区别。从题材表现上看,于志学的画是侧重北国冰封的效果,雪的效果亦是冰状的居多。而李兵的雪山画,侧重西域寒岭千年积雪的效果表现,除冰川外几乎不涉及河谷冰冻,其取材纯粹来自高原,主要以写实的雪岭安排画面,着力展示西域雪山的磅礴气势,故而气象开阔。从技法材料表现上看,于志学善用矾水等材料工具。李兵画雪山技法较为传统,他在传统的基础上提炼出了“块斧劈”皴雪法,并把前人的“留白”技巧着力发挥,通过“积白”、“积水”、积墨“、积色”四位一体的特殊笔墨技巧,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风格。
李兵的雪山绘画系列正在形成较大影响。由技进道,尚有待时日,但他的努力是卓有成绩的。雪山是可爱的,因为她高洁;雪山是伟大的,因为她神秘。艺术的高峰是难于攀登的,因为进入高峰前必有一段冰冻酷寒之期,耐住了艰苦冷寂,就有望成正果;反之,则会功亏一篑。
祝愿李兵在绘画艺术的漫漫征途上日益精进、更上层楼,以不负众多师长和画坛同仁厚望。
2007年5月于成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