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谈罗建泉山水画创作思维的传统与现代 时间:2013-6-25 19:08:51 点击次数:2669 |
http://chengjian.chinadaily.com.cn/a/chengshijingji/20130620/8111.html
众师造化入丹青 中得水墨积心源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人文哲学理念作为画家创作必备的思想与修养,在实践中验证了作品意境之美的来源并非只有掌握了运用笔、水、墨、纸张、颜料的技巧。绘画的技巧与功夫虽说非常重要,但是中国画画外的功夫更加重要。罗建泉的中国山水画所展示出的画面看似单纯:一尊雄伟壮丽的秋韵群峰,一溪潺潺的山水、晨曦的《漫山诗意是清秋》、却往往让人品出这些画并非在一个简单意义的层面上仅仅展示其所取材的图形趣味,而是通过蕴含了某些具有哲理的艺术意味形式,感受到那耐人寻味的神情悠雅深远的意境之美。正如一位走过诸多名山的老记所调侃的那样:“看了罗总这些画上当了,从山川走出来感觉原来山水实际不是具有这样美的感受,没有这么(艺术)美呀。”艺术取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罗建泉正是从神州山川的自然风貌中读出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并在他的中国山水画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
罗建泉是位国内建筑装饰业专家,也是位收藏大家,他认为中国绘画要具备两大基础:一是人文基础,二是绘画技巧。他说:“中国绘画创作需要画者倾注毕生的精力去从事。不是只拜几个老师,或考个美院学几年,更不是加入个协会招牌就可以成事画出好的作品来。真正的画家是要在长期不懈的学习研究中积累知识经验,培植文化素质与修养,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和一定的艺术境界的。”
中国绘画视文化积淀比技艺本身更重要,这就是中西绘画的根本区别。东西方绘画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文与技术的取向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偏重于再现绘画对象技法,临摹自然为能事,所以受到人本身的生理发展与衰退的影响。45岁之前如果没有掌握绘画基础的深厚功力而达到绘画的高峰期,就不会再有过硬的作品出现了,更难以达到飞跃。这种多少是建立在人生理上的客观艺术无疑是在吃青春饭。因此,在人类进化与人文社会发展的状态下必然出现叛离西方传统绘画的现代艺术行为。但现代艺术并没有办法超越传统绘画艺术之过硬绘画功夫,因而显得浅浮。而中国绘画艺术从历史上看着重于本土文化和民族特点,从一开始形成就与其宗教哲学等人文精神相关。中国绘画从魏晋六朝起步,其实所谓唐宋达到辉煌只是初见成效。中国绘画一直走过来是一个长期的文化沉积过程。因此,学习起来也要有一个个体的文化沉淀过程,这个过程是经历人性的发展过程才能够达到相当高水平的。不可能只凭借人的年富力壮、年轻气胜,急功近利就可以画出真正的中国画上品的。中国画坛的大家在50岁起步,65-70岁的习画者称自是基本入门者大有人在。如黄公望、吴昌硕、齐白石等。另外,历史上很多大家如王维、苏东坡、赵孟頫等都不是专业画家,但他们都是在文化艺术领域有着非凡成就的真正大家。所以说学习中国画没有全面的文化思想积累是达不到艺术创作的发展与进化的。西方画坛以高水平的画者尊称为巨匠。如同钟表匠、铁匠、鞋匠、雕刻匠的等等称呼,所谓的匠人仅仅只是一种技艺掌握十分精湛人的称谓。而中国画坛历来不称“匠”,甚至鄙视“匠”人之气。至于当前中国画坛上的浮躁、急功近利等现象很多,罗建泉认为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风气。一个画家是要拿出真正的绘画作品来的。画家罗建泉并不急于走市场、入美协,而是始终保持低调不动声色的在作画在学习研究思考。他说:“学中国画首先得过自己这一关。”也就是不受一些市俗的不良歪风邪气的诱惑。因此也有人评论他为:“当代画坛的守望者”。其实他的“守望”是不急于名声上的求成,而是在努力创作新的力作,人们在他近几年的中国山水画作品上可以看得到他的努力。
山水画家罗建泉在从收藏到步入丹青,读了大量的画论画理之后悟其道:“画者,意也,意者心也。以迹见心,以心成迹。画者,古人之心—有摹古者之心(临习前人),有师造化之心(习前人造化之心),有意象之心,有创意自然之心。”这些道理换化为一种动力落实在他学习中国山水画的行为之中,贯穿在的创作的理念中,并且最终体现在他的作品当中。他认为:“被古画所束为画奴,无视古画为蟊贼。”因此他非常尊中国画艺术的传统。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技法上讲,中国画传统不同于其他绘画,它在画家创作中所起的作用是关乎于艺术生命是否能够存活,作品是否能够在过硬的技术功底而形成精神焕然的意境的关键。所以说中国画传统技法与理论是值得每一个学习中国画的人进行长期不懈地努力学习与研究的。否则是不会创作出高水平的真正中国画作品的。也许会有人说,当前有些大家是不用作品称世的。但是,罗建泉认为:对一个画家来说人生的追求就是要创造出高水平的画作来。对于世风上的诱惑和其它尽量用平静的心态去对待,只要把握个人的那份从容坚持和不忘艺术创作需要摆正传统与创新的位置,因为任何艺术都需要突破,没有新意就会没有生命力。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