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她在丛中笑——记陈爱萍三到新加坡“洋插队” 时间:2007-12-7 13:28:53 点击次数:5307 |
她在丛中笑
——记陈爱萍三到新加坡“洋插队”
莆田市政协委员、著名文史学者:蒋维锬
“陈爱萍是新加坡的常客,从1988年至1994年,她曾三次到新加坡办个人画展和讲学。她是一个绘画的多面手,能掌握素描、速写、水彩、水粉、油画和水墨画。”——(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1994年3月2日)
新加坡是个华裔占绝对多数的国家,近年来不少中国画家赴新回去举办画展,推销自己的作品,而与此相适应的新加坡画廊业也应运而生。这本来是件好事,既扩大了中新文化交流,也拓展了中国画市场。然而,绘画艺术一旦商品化,画家就难免受制于画商,不愉快的事时有发生,所以少有二度在新办展的画家。
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陈爱萍是较早赴新举办个展的中国画家之一。在她之前,仅刘海粟、吴冠中、朱矶詹等著名老画家作为国家级的艺术交流活动,在新加坡举办过画展。而能在短短的五年中连办三个个人画展的画家,除陈爱萍外,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人。
爱萍第一次赴新办展,可以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那是1988年的初春,她以探亲的身份,随带百幅作品去展览。结果在亲戚的帮助下,画展顺利在“百胜楼”举行。开幕式由兴安会李庆传主席主持,晋江会馆也到了不少人。乡亲们赠送了几十只花蓝,画展开幕后还不少乡亲们买了一些画,这次展出的作品,是以妇女和儿童题材为主,其中尤以三幅《海神妈祖》备受欢迎。被誉为国宝级的书法家潘寿老先生看了《龙年宝贵图》后,情不自禁区发即度挥毫题七绝一首:“曙日初升露未干,美人一笛弄春寒。不知引得飞龙下,来共芳庭赏牡丹”。观众听说女画家即来自妈祖故乡莆田,更有一种人神亲近之感,《新明日报》以显著位置刊发了《陈爱萍以女性光辉一面作为画画题材》的文稿和照片。画展吸引了新加坡各界知名人士莅临观赏,各方媒体都给予高度重视。《海峡时报》以头版彩色封面刊出女画家的玉照和作品,又以《画尽女性的智和美》为题发表了著名女记者吴明珠专访发表中英文文章。新加坡电视台获悉后,特地要求画展延长两天以便让他们录制一集专题片。陈爱萍女士这次在新加坡只逗留三十天,活动日程被安排得满满。时当新春正月,文艺团体和华人社会纷纷举行各种联欢活动,邀请陈爱萍女士参加华社的泼墨挥春等各种聚会。
中国新闻媒介对陈爱萍画展的成功也给予了关注。1988年9月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被门十佳记者程若珊女士掇写的《画尽女性真善美》的专访文章。
陈爱萍第一次画展的成功,使画廊老板刮目相看。1989年至1990年,老板四次亲自到厦门爱萍供职的大学寻求再次合作机会。陈爱萍便为学校搭桥拉线,终于达成由校方在新加坡(福建会馆)举办《福建工艺美术展》和《妈祖文化源流展》。但老板又另外邀请她去短期讲学和办个人专题画展。爱萍考虑学院两个展览的筹备工作离不开她,就接受了讲学的聘请,并顺便办一个《陈爱萍稚子人物画展》。1990年底,她偕同学校代表团一行六人抵新后,先全力以赴投入两展的筹办,待两展结束,她一边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授课,一边筹备个展。1991年3月1日至14日,《陈爱萍稚子人物画展》在国际画廊开幕,新加坡新闻与艺术部高级政务次长何家良先生主持开幕式,他以行家的眼光对陈爱萍的作品给予很高评价。由于当时中国画家大量涌入新加坡,引起当地画家的联合抵制,媒体也在宣传上加以控制,故虽有许多社团和新闻单位到场表示礼节性的祝贺和专访,但其热情程度显然不如第一次画展。更有甚者,老板面临画廊不景气也不顾信誉了,竟然把爱萍在大学讲课和为观众画像的所得报酬,全部扣抵画廊接待开销。因此,用爱萍自己的话说:“第二次新加坡之行算是交出学费,得到了资本家本质的认识。”当然,这只是从经济效益而言之,而从社会效益说,收获还是很大的。那一幅幅充满天真和稚气的田园儿童生活风情画,倾注了女画家的母爱情怀和一片童心,博得华侨们的共呜与回味、观赏者的收藏热心和喜爱。
陈爱萍多年从事美术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个多月,备受学生们的推崇。主管文化艺术事业的政府官员何家良次长也一再表示欢迎女画家为新加坡的美术教育事业做贡献。所以,1993年3月初,她再次应聘再到新加坡国立大学进修系讲学一年。她怀着为友好邻邦培养优秀美术人才愿望,忘我地投入教学工作,上半年教人物麦描、人物速写、工笔人物三个班,下半年教人物速写、水墨花鸟、工笔人物和写意人物四个班,学生总数80多名。这些学生都是爱过良好 的华文教育,因爱好绘画艺术而走到一起的优秀青年,故在陈爱萍老师所执教的每个班上,尊师爱生蔚然居风。由于是进修班,课时有限,陈爱萍便把课余时间投入创作。她在跟友邦的各阶层接触中感受到,要在异国画坛立足,就必须把自己的创作感情融于所在国的生活。于是,她决定重操油画,并走出画室,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汲取创作的源泉,她在深入生活中不禁赞叹:“新加坡一年到头阳光灿烂,色彩感很强,热带的风光非常讨人喜欢”。她陆续创作了几十幅反映新加坡风土人情的风景、静物油画和人物肖像,大大丰富了自己作品的内涵。她很想再办一个崭新的画展,向新加坡人民汇报自己的成绩。然而,画廊不景气的现状丝豪没有改观,而眼看签证的一年期限快要到了,她的脸上不免笼罩一层淡淡的愁容。
是金子,总会发出光的。正当陈爱萍感到没有什么希望时,新加坡国家文物馆经理看到了她的画,并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对方主动提出免费提供展览场地,只是画展的收入要由双方分成。爱萍深知新加坡是个以廉政著称的国家,文物馆是不以赢利为目的地的政府文化事业机构,完全可以依赖。于是,《陈爱萍画展》于1994年3日3日至14日如期在文物馆展出。开幕式由国家艺术理事主席、新加坡驻联合巡回大使许通美的母亲徐粲莺老太太主持,新加坡全国宗乡总会主席蔡锦淞先生、厦门会馆主席吴庆云先生、兴安会馆主席李庆传先生、广东会馆主席张荣先生等100多位社会贤达和文艺界名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文化参赞赖祖金先生也应邀到会祝贺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庄昆利用会议休息时间到展馆参观,并同陈爱萍合影留念。《联合早报》、《海峡时报》、〈新明日报〉等均以大篇幅刊发专稿文章和照片。画展还收到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菲律宾、加拿大等画界发来的贺词和贺电。
这个展览不仅艺术品位高,创意新,而且思想格调也与众不同。陈爱萍一再声称:“这个画展不是为了推销我的作品,而是由于我在贵国讲学一年,利用课余时间就地创作,现在请允许我向新加坡人民交一份成绩单,说一声再见!”参观者不论是艺术行家,还是普通群众,都非常愉快自在。正如吴庆云先生所说:“许多画展总是很多人在拉人买画,而陈爱萍的画展我们看得很喜欢,没有人事游说劝购”。文物馆工作人员的评价是:“办这么多画展,陈爱萍画展花蓝最多、开幕来人最多,今年成绩最好。”中国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在陈爱萍画展上得到最充分的体现,来到画展选购作品的人大部分是懂行的收藏家,特别是那九幅油画,除一幅被国家文物馆收藏以为外,其余8幅开幕就被抢购一空。
鲜花、掌声和外币并没有使陈爱萍自我陶醉,从插队知青走上画坛的陈爱萍,习惯地把在新加坡的16个月生活比作“洋插队”。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和满意的职业,根本不需要为挣外币而去“洋插队”。她曾对笔者道出肺腑之言:“我何尝不想当个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可日正人生在世,身不由已,鬼使神差让我迷上绘画艺术,使我不得不经常把家庭重担撂给年迈的寡母,云游在外;夜深人静,常常饮泣。可是,我只能面对现实,求妈祖保佑我全家安顺!
摘自1994 年 月 日《湄洲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