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闻详细信息 |
|
|
|
|
梦里家山总关情 --——读陈湘金彩墨山水有感 时间:2017-5-31 15:55:59 点击次数:10154 |
《母亲曾经的菜地》70cmX140cm
这是我第一次工作之外主动要为一个画家写点什么东西。我不是什么理论家,但缘于身在媒体,确实需要经常写点评论文字。
虽然需要但我却不喜欢写。我更喜欢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经朋友介绍,我和陈湘金先生有了联系。第一眼看到他发来的作品图片,突然觉得眼前一亮,整个人瞬时沉入画中不能自拔,感觉溪树烟岚中,山野之气扑面而来,满目的氤氲葱茏,一下子就好像移步郊野,身心舒畅,充满了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喜怒哀乐之外我们所向往却无法经常得到满足的那些东西。
平面能够带来多维的感受,这样的画并不太多。不由得手痒想写点文字了。
《回首总是故乡情》70cmX140cm
好多人不明白一幅画好坏在哪里,不管他们是谦虚也好,谨慎也好,还是真对艺术一窍不通。这里有一点可以和大家共享,那就是看一幅画的第一眼,如果它与你以往的经验值中某一点相吻合,能够迅速引起你心灵的共鸣,这就是一幅好画。哪怕只是一抹色彩,一个造型,一种气息亦或是捉摸不定的思绪的对映。
许多时候,一个人的名气地位和他画的好坏并不总成正比。但这往往是普通人辨别一件作品价值的唯一标准。
当陈湘金听说我要给他写文字之后,即刻问我:“罗世平”认识吗? “尚辉”熟悉吗?他们给我写了评论文章。
《湘西小景》
我即刻泄了气。是的我知道他们,都是美术评论界数一数二的腕。意味如果我要写,只能是从他们扒拉过的菜里再找点带肉的碎渣啃。这无疑是有难度和吃力不讨好的。
我还是硬着头皮决定要写。因为说话要算数。
如何从理论高度去评论和总结画家的笔墨技巧和语言,他们已经做了并且做得非常到位,我只是想更直观粗浅地表达一些观画的感受,尽量不去研判作品的学术含量。因为一幅画作大部分的时候还是给普通观众欣赏的,顶尖专家的认可和青睐虽然重要,但毕竟最后掏钱来买单的都不是专家。说到底,学术是专家总结给行家看的,而普通爱好者更容易明白与他们站在同一角度的旁观者的感受。
《春映放生阁》
其实作为一个外人,哪怕是专家可能永远无法真正了解画家在创作时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激情,永远无法探究到一个画家的学养修为付诸到画面这个过程的微妙和不可言说。
在山水画摹古之风大肆流行的今天,陈湘金的画一改荒寒萧瑟,冷峻清郁的避世哲学,展现出一派就在我们身边,而不轻易为人所发现的原生态美景,有着浓郁的当代田园生活气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这就是陈湘金追寻自己内心世外桃源的心迹流露。他的作品就像述说着一个熟悉的老友,娓娓道来,有故事,有细节,有面貌,有精神,又内涵。
《家住武陵悠悠处》
可以看出,陈湘金的作品来自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带有自我生命体验的感受,其细节的呈现并非闭门造车可得,而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面对自然生活的写生,经过悟化后,由客观描写而转入主观创作。
这些画作给我们展现了湘西的美景。印象中的湘西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依山傍水的苗族村寨,原始而亲切,流露了邻里间既隔绝疏离又浓厚淳朴的人情味,显示了湘西民居与大自然之间融洽自然的关系。这是一种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所十分缺乏的一份情感,却能在陈湘金的画中找到寄托。
细细品味,会感到那些木构架的高脚屋既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这样的图式是画家们一直热衷于表现的一个形式。陌生是因为经过陈湘金的描绘却给人以截然不同的美感。这就是一个画家的视角攫取平淡生活后铺陈于宣纸上所显现的一种神奇张力,代表了陈湘金作为一个艺术家敏锐独到的眼光。
《清晨崀山小景》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陈湘金具备这个得天独厚的的条件。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与生俱来,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血脉之中。受地域文脉的影响,以及对一方水土的眷恋,他把自己的感受完全融入到了作品之中,并勇于变革传统表现手法,让自己的才情智慧与时代气息交相辉映,创作出了一幅幅可居可游的画面。
我们能见到很多山水画作品,是一种放之四海皆合适的符号化概念化的模式,陈陈相因,就是因为缺乏一种情感寄托,没有赖以支撑的基点。文脉断层,就会形成空中阁楼,作品便不会耐看。而陈湘金的画,汲取了本土地域的灵魂,抓住了地貌文脉的精髓,是用画笔渲染出的文字无法赘述的诗词歌赋,看了会有种立即想进入画面身临其境的冲动。这无疑是一幅画作在视觉之外给予人意外的享受。
现在业内有一种提法叫密体画,我看陈湘金的画比之“密体”过犹不及,是排比、叠加的技与道,是重复之后达到的一种极致。密体山水画的风格特色是用笔繁复,结体严谨,构图宏阔幽深,赋色清新典雅,在用笔用色上尤其要讲究,不但要做到笔笔松灵剔透,疏落有致,还要在密不透风之中求生机求变化。陈湘金的画面看似满密,但那种密并非是实景中的那种繁复无序,而是有种不为人所轻易察觉的精心设计。是通过一个艺术家的精心取舍后最大限度留存在画面上的丰盈繁茂,如同一个园艺师打理过的后花园,清新脱俗,雅致隽永,意趣天成而绝无杂乱枯败之感。
人人都说极简主义难,多一笔嫌多,确实是。但其实两极做到极致都不容易。极繁要能够将千笔万笔丰茂繁复、笔法苍秀完美布局,饱满而又透气,最大限度地填充视觉张力,同样殊为不易。极简能让人联想到科技的进步,而陈湘金的画则给人以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手工制作的怀念与向往。
《绿地泥土香》
传统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一大区别除了写意与写实外,对光源的无视与摒弃也是重要的一个标志,山水至多以阴阳向背来取代。许多人在山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阳光透过大块的云朵照射到大地,影随云动,瞬息万变。我看陈湘金的好多画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独具慧眼地抓住了这个旁人熟视无睹的细节,把色晕和光斑表现在其画面上,令人耳目一新。以云雾光斑、溪流和瀑布等作为密疏对比的表现手法,虚实相映,无疑是陈湘金的一大法宝。塑造形象的同时还体现了丰富的情绪变化,使得每一幅画都拥有着不同的表情特征。这种艺术手法,它们本身就具有某种独立的审美因素,也成就了画家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
另外,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用的最多的无非是墨色辅以石青石绿和褐色赭石等色调,而陈湘金大胆启用了红、紫、翠、黄等别人轻易不太敢用或无法驾驭的色调,冷暖调性分明,既融汇中西,又充分呈现本土的特性,从中国绘画的深层中去挖取精神品格而并非直接挪用笔墨语言,显示了中国画很难得的一种“洋气”,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一般来说,每个人对同一件艺术品的感受都是不相同,对于其优劣也没有标准答案。但陈湘金的作品显然具有一种泛美学标准的普世性,说白了就是不管你是专业的玩票的还是普通观众,都能够从他的画面中找到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情感寄托,亦就俗话所说的“雅俗共赏”,殊为不易。
唐永明
2016年11月于美术报社
作品赏析
春暖三月烟云低
清风吹来武陵醉
云卧老寨三月天
再现秋深云烟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