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神性的笔墨述说
——从《万古丹霞》看胡江国画创作的典型特征
白 岚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当我们回首中国画千年的历史,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时期中国画创作有着极其不同的语汇表达,当然国画的艺术语言始终离不开的是最根本的笔墨和线条。虽然在新的社会体制和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绘画的审美语境有了更加丰富也更具差异性的理解和接受,而创作者们必然也面临着在承袭传统的根基上如何找到更独特而不同于前人的表现方法。 胡江老师专注传统山水创作三十年,他在多年的创作中不断地在探索寻找自己的绘画表现语言,作为第四代岭南画派的传人,他从未囿于一时一地的文化语境。他不仅继承了岭南画派艺术精神的革命性和开放性,在创作中既较好地传承了传统山水对于笔墨线条和图式构成的表现技巧,也向外多方面汲取养分,在丰富的笔墨中尽诉自己对于时代精神性的个性化阐释。
这次展览中最大尺幅的《万古丹霞》就较好地呈现了胡江近年来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特征,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国画山水当代性的深刻感悟。
《万古丹霞》高二米、长十米,从题材本身到作品尺幅,就注定了这幅作品的宏大气象。这幅作品的写实背景是广东韶关的丹霞地貌,丹霞山及其周边的景观2004年就被认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同时也是世界自然遗产。其自然风光的雄奇、秀美令人称奇,其独特的人文景观更是世界罕见。
如何来表现这样一个自然与人文素材兼具的题材,也就是在今天如何表达我们对于自然和历史的观照角度。国画山水在今天如果试图达到更开阔的可能性,我认为精神性因素更为重要,这与国画山水的写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今天,我们很难在国画山水中真正读到具有鲜明精神特质的作品,传统山水的写意笔法是技巧,而胸中山水却是决定作品意境、品位的根本。今天的许多山水作品对于自然风貌的表达除了笔墨功夫的参差,意境的高下,究其原因,还是作者自己的历史观和哲学观造就的。传统山水正因为不是单纯的风景画,才有了使创作者可以在作品里充分表达自我人文情怀的诸多可能性。但是如何把握和呈现自我的心性,却是对创作者的高度要求。
胡江老师曾经多次去到丹霞山,对那里的景观地貌非常熟悉,对那里的人文特色也有许多深入的了解。这不是他第一次画丹霞。对这个题材, 他并未一挥而就,而是做了长时间的准备,这样巨幅的作品中,首先要确定的似乎是图式,但在胡江看来,他想表现的不仅仅是丹霞山风光旖旎的一面,丹霞的动人之处在于,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所塑造的山川风貌告诉人类:自然的生机既是在永恒的变化中,也是在永恒的不变中。把握了变与不变,也就把握了历史与瞬间的联系,也就明白了把握好当下的每一刻,不忧过往,不惧未来。
由此,联想到石涛所言“笔墨当随时代”,有人分析认为,当字也可理解为倘字,不管是当字,还是倘字,传统国画的当代性或时代性已经被讨论的不少了。但是,这种时代性,我更愿意理解为画家对于精神性的表达。而这种表达一定不是生硬地堆砌上去的,或者以为有了虚张声势的气势就有了时代精神,时代精神应该是一个画家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的,而非刻意地阐释,特别是国画山水这种心为物象的语言。
如果将国画山水的第一重解读理解为对画面内容和题材的审美,那么更深一层的解读就应该是画家心性的表现是不是清晰而饱满,如果缺失了这一层面的意味,作品即使有着审美的感染力,也还是缺乏更深刻的心灵冲击力和人文关怀。但同时艺术作品的精神性也只有通过审美语言的丰富表现才能感悟到。
对于所谓时代性的理解和阐释,我想还是关乎个体和个性的角度,而不应有过于统一的标准。对于创作者,可以观察他的长期创作即可看出他是否有显现其精神特质和的历史观。而有说服力的作品是意境和技巧的完美结合。
《万古丹霞》比较好地体现了胡江对于巨幅山水的整体把握能力,在我看来,大幅山水作品,图式构成决定了作品的气象,表现内容体现了作品的气度,笔墨语言传递了作品的气韵。
《万古丹霞》在这几方面达到了较好的统一。在这幅作品中,胡江在图式构成中依然保持着他一贯的明朗大气、节奏分明,画面主体以丹霞山的主要自然景观为主,延绵的山岭、葱郁的植物、灵动的祥云将丹霞雄奇壮美的一面尽情展露,大气象营造的是大格局,对应了丹霞山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人文色彩。
在山岭和云霞之间,丹霞山几处著名的景观散列其中,胡江在处理写实景观和整体构成的关系时,有意凸显的仍是丹霞地貌为主的自然面貌,在块面的有机营造中,重墨渲染的山势是最主要的视觉冲击点,这形成了整幅作品阔大而坚实、生动而和谐的壮美,流畅的韵律感让观者油然而生天地悠悠人生慨然之叹。
胡江老师重视图式构成,他所有作品中山水的构成都有非常清晰的逻辑,从山的走向、水的流向、云的流动都精心构造,而且蕴含了自然山水地理的传统奥妙,个中意味总令人回味。
在表现内容的选取时,胡江采用了虚实结合、刚柔相济的平衡,既有著名的阳元石,也有悠然流过山间的锦江,云雾和树木柔化了凛冽的山势。但他亦“无中生有”了部分远山,采用了从高远处望丹霞的辽远和纵深,平远处,但见溪水淙淙、云蒸霞蔚,深远处山势奇崛、山色旖旎。云的铺排一向是胡江的精彩笔力,这幅作品亦不例外,云里见笔,因为云的去向、动态都依山而行,画面里的云霸气地缭绕于山间,反而衬出了山的雄健与幽深。云山相依间,似乎如天籁般能让我们听见来自远古的回声。
如此大画,笔墨线条的功力不到的话,也是很难在审美语言上淋漓尽致地表现画家情致和情感。胡江老师喜作大画,但他的大画在细节上毫不疏漏,他认为大画才更要强调中国画的阴阳对比关系,同时也要注意细节的丰富性,这样画面的层次感既鲜明又耐读。
胡江老师尊重传统,但敢于创新,他觉得太过传统的笔法画不出山势的铿锵气质,就加入了一些现代表现手法,比如吸取了雕塑的块面表现。在《万古丹霞》中,为了表现丹霞悠远厚重的历史感,山的态势用大块面大线条,互相呼应又和谐统一。《万古丹霞》将艺术审美与画家个人的历史观较完美地融合呈现。
这几点也是胡江作品的典型特质:在气象、气度、气韵的有机融合中,在客观物象和主观心像的平衡中,在笔墨线条的以我手写我心的抒发中,达到审美个性与内在精神的融合。
纵观胡江老师多年来的创作,我发现他喜欢画充满生机和生命力的山水,他说过他从不画穷山恶水。他的许多作品都是选取了春山春水为主题。对于美和生命力的追求,难道不是一种最美好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并非一定是宏大的主题才能担当,当我们每一位艺术创作者都怀着热烈的激情去表现爱、美好、生命力,当我们欣赏者在作品中都读到了希望、力量和和谐,这样的作品一定就充满了时代精神。
本文/白岚: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广东岭南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